2025年4月21日上午,辽宁大学与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共建“数智人文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辽宁大学蒲河校区校部办公楼举行。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朱颖,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国际传播部副主任金乐楠,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副校长霍春辉出席签约揭牌仪式。仪式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张冬宇主持,外国语学院院长刘熠致欢迎辞。
余淼杰校长在讲话中表示,共建国家级“数智人文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既是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与辽宁大学助力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举措,也是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构建数智化时代专业教育与翻译实践有机结合的实践体系的积极探索。他希望通过双方的深度合作,构建数字化时代“专业教育+实践翻译”融合体系,将基地打造成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及数字化技能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的重要阵地,为国内翻译人才培养、推动国际传播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辽大力量。
黄玉龙院长在讲话中强调,基地建设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他希望依托“数智人文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锚定国家战略,强化数智人文翻译与国际传播能力;坚持实践导向,锻造高素质翻译与传播人才;落实协同机制,确保基地建设务实高效,为数字人文翻译与国际传播事业注入新动能,助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朱颖副院长简要介绍了中国外文局及翻译院的基本情况和主要职能,并表示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在基地建设框架下开展全方位务实合作,重点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养过硬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朱颖副院长与霍春辉副校长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黄玉龙院长与余淼杰校长共同为“数智人文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后,与会嘉宾共同参观辽宁大学校史馆。
“数智人文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是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首次合作建设的国家级实践平台,对学校乃至外国语学院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基地作为国家翻译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将通过技术转化与人才培养双轮驱动,为国际传播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创新动能,并将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提升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学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田百军、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参加。